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10大孕期檢查

10大孕期檢查

懷孕期間,孕媽咪至少須接受10次健保給付的產檢;再細分下來,整個過程又包含大大小小的公費或自費檢查。面對繁雜的檢查內容,有哪些是孕媽咪必須要做和不可忽略的項目呢?

胎兒是母體經由漫長的10個月所孕育而成。在這段期間,必須藉由許多次的檢查,密切關注母體和胎兒的狀況。振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尤三立表示,產檢目的主要有:為準媽咪健康把關、預防引起孕期併發症、幫助控制體重、了解胎兒生長狀況。唯有先掌握準媽媽的狀態,才能更進一步確保胎兒的健康。

1 一般檢查

時間:每次產檢。

內容:身體(體重、血壓、胎心音、子宮大小、胎位、水腫、胎動等)、尿糖、尿蛋白。

目的:確保孕媽咪體態是否合乎標準,進而了解胎兒是否按時程穩定發展。

如果孕媽咪體重增加太快太多,除了本身易水腫外,胎兒還可能太大,增重太少也可能生長遲滯,兩種狀況皆可能影響最後生產過程。至於血壓、尿糖、尿蛋白等數值偏高的話,將可能引起全身性併發症,嚴重者還會影響胎兒性命。

另外,透過每一次觀察胎心音、子宮大小、胎位和胎動,有助於了解胎兒的生命跡象穩定與否和發展大小等。尤三立醫師提醒,通常懷孕七週,便可藉超音波察覺到胎兒心跳,若到第八週還沒有,不排除有胚囊萎縮的可能性發生。

其他一般檢驗項目

除了上述每次都會做的一般檢查外,尤三立醫師表示,在懷孕8~12週期間,還會陸續進行下列檢驗。

完全血球計數(CBC):檢測孕媽咪體內血紅素、紅血球大小、白血球及紅血球及血小板數目,主要目的為確認是否患有地中海型貧血或缺鐵性貧血。

血型(Blood type):確定孕媽咪的血型(A、B、O)。

Rh血型:確定母體和胎兒分別是Rh(-)或Rh(+)。如果母體是Rh(-)、胎兒是Rh(+),母體會產生攻擊嬰兒的抗體;此外,生產時需小心大出血的發生。

尿液分析(Urine analysis):除了檢測尿糖和尿蛋白外,也會檢查尿中白血球和紅血球是否過多,以免引起尿路感染相關症狀。

2 梅毒血清試驗

時間:有兩次,第一次在8~13週,第二次在28~32週。

內容:透過抽血,檢測孕媽咪是否受到梅毒螺旋菌的感染。

目的:了解母體是否受到感染,以預防對胎兒造成影響,危及性命。

一旦人體感染到梅毒,除了會逐步侵襲到全身,造成各器官、骨骼、肌肉、神經等等傷害外,如果是孕媽咪遭到感染,將可能影響到胎兒,導致有先天性梅毒感染、發育畸形、流產、甚至死產的危機。

尤三立醫師強調,及早發現與治療,在梅毒的防治上很重要。如果確定母體受到感染,除了本身須先接受抗生素療程外,還要以超音波定期追蹤胎兒狀況,必要時須考慮胎兒的臍帶血檢查,確認是否已受梅毒感染。

3 德國麻疹IgG抗體檢查

時間:懷孕第8~13週。

內容:以抽血的方式做檢測,看母體內的IgG抗體狀況。

目的:從檢查結果的陽性或陰性,了解孕媽咪體內是否有對應德國麻疹的抗體。

如果準媽媽以前曾罹患過德國麻疹(具終生免疫力),或接種過相關疫苗,通常此項檢測結果會呈「陽性(+)」,代表有免疫力;反之,檢查反應呈「陰性(-)」,代表孕媽咪體內無任何抗體,屬於德國麻疹感染的高危險群。德國麻疹對個人症狀看似輕微,卻會對胎兒造成很大影響,因而更需特別小心。

尤三立醫師表示,如果是懷孕初期受到感染,導致畸胎的機會較高,經檢查和確診後,必要時可考慮中止妊娠;或等到懷孕第22週後,進行臍帶血檢查和詳細的超音波檢查,以便確認胎兒狀況。

4 唐氏症篩檢

時間:分為兩種作法,第一次在10~13週,第二次在15~18週。

內容:透過超音波和抽血兩種方式做檢測。

目的:透過檢查的指標數值,評估胎兒罹患唐氏症的風險機率與可能性。

唐氏症屬於染色體異常的一種,會導致新生兒先天性的缺陷症狀。唐氏症篩檢主要有兩次:第一孕期的三指標(NT頸部透明帶、PAPP-A、hCG)和第二孕期的四指標(AFP、E3、hCG、inhibin A)。尤三立醫師說明,第一次是透過超音波和驗血方式來篩檢,而三指標為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與鼻梁骨(超音波)、母體血清的血漿蛋白A值和絨毛膜性腺激素(驗血);第二次以抽血為主,檢測血液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絨毛膜性腺激素、游離雌三醇和抑制素等四種數值,以幫助評估胎兒罹患唐氏症的機率。

如果經過篩檢後,發現胎兒屬於罹患唐氏症的高危險群,通常會再建議孕媽咪做羊膜穿刺檢查,以進一步確診結果。一般來說,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懷有唐氏症的機率偏高,需要特別注意。

5 羊膜穿刺檢查

時間:懷孕第16~18週時。

內容:藉由超音波引導,醫師從孕媽咪腹部插入細針,進入子宮內羊水腔,抽取約20c.c.羊水。

目的:檢測羊水,得知胎兒染色體是否異常,以確認罹患唐氏症等遺傳性疾病的可能性。

由於羊水包含不少與胎兒相關的活細胞,因此透過檢測羊水,能進一步了解染色體等狀況。尤三立醫師說明,這屬於侵入性檢查,但只要是有經驗的醫師按步驟執行,安全性無慮,且檢測的準確率高達99%。

不過,由於高齡產婦(34歲以上)通常都會主動或被建議進行羊膜穿刺檢查,容易掌控狀況;因此,曾有資料顯示,不少唐氏症寶寶,反而是較年輕的準媽媽所生下。特別提醒,雖然較年輕的準媽媽生出染色體異常寶寶的機會很低,但也不盡然全無風險;因此無論是屬於哪一類孕媽咪,都應和醫師討論後,綜合多項因素,評估是否有進行檢查的必要性。

6 (高層次)超音波檢查

時間:主要安排在第20~24週間。

內容:藉由專業超音波儀器,運用聲波的反射和定位原理,診斷子宮內狀況。

目的:確認胎兒是否按各階段的穩定發展,如構造是否完整、胎位是否正常等。

對照《孕婦健康手冊》的時程安排,妊娠第20~24週是主要的超音波檢查時間,一般也多認為此時檢查較有意義。尤三立醫師表示,由於這時候胎兒的各部位器官,大都已經發育成形,且胎兒也還不會太大到充滿子宮,裡面仍有較足夠的羊水,因此醫師更能妥善運用超音波,仔細檢查胎兒構造是否正常發育。

如果孕媽咪希望獲得更詳盡的資訊,想再多做幾次超音波檢查,尤三立醫師建議可在初期和後期各做一次。初期多在12週前,主要是確認胚胎的著床狀況、是否為多胞胎、子宮頸長度、卵巢有無病變等;後期則在34~36週左右,確認胎位和胎兒的大小等等。特別提醒,健保僅給付一次的超音波檢查。

然而,如果在經過標準檢查後,發現有原因不明但必須深究、或懷疑胎兒有先天異常的可能性時,就需要「高層次超音波」,進一步針對胎兒構造做詳細檢查。如果需要,檢查時間多在20~24週之間。

7 妊娠糖尿病篩檢

時間:懷孕第26~28週。

內容:準媽媽喝下定量葡萄糖水,然後進行抽血檢測,以了解體內血糖值變化。

目的:透過不同時間的血糖值變化,了解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是否正常。

由於懷孕所帶來的荷爾蒙變化,無形中也提高罹患某些症狀的機會,妊娠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例。尤三立醫師表示,雖然資料顯示高齡產婦、有家族病史、較肥胖者、曾產出巨嬰、或曾是多囊卵巢症候患者……等,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但也不代表一般孕媽咪就完全不可能,原則上懷孕期間都應密切關注較佳,甚至必要時也應接受檢測。

此種篩檢主要先在例行產檢中,接受「50公克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讓孕媽咪喝下50公克葡萄糖水,一小時後抽血檢測體內血糖值;若超過140mg/dl,再繼續進行「100公克口服葡萄糖三小時耐受性試驗」。孕媽咪先空腹八小時,隔天早上先空腹抽一管血、喝100公克糖水,之後在第一個小時、第二個小時和第三個小時抽血。如果這四次抽血所驗出的血糖值,有兩項超出標準,通常會被診斷罹患妊娠糖尿病。

8 B型肝炎抗原篩檢

時間:懷孕第 30~32週時。

內容:抽取母體血液,做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檢測。

目的:確認母體是否為肝炎帶原者,預先做防範,減少胎兒受感染機會。

尤三立醫師表示,B型肝炎一直是台灣地區盛行的症狀,部分會轉變為高傳染力帶原者。因此,隨著準媽媽邁入孕程中期,醫院會進行B型肝炎的抗原檢測,確認是屬於B型表面抗原(肝炎帶原者)或B型核心抗原(傳染力強的帶原者)。

如果兩者結果都呈陽性,將可能把B型肝炎垂直感染給胎兒;因此,等到寶寶出生後,會即刻在24小時內接受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才有助於幫助新生兒建立足夠的抵抗力,減低感染機率。

9 乙型鏈球菌檢測

時間:懷孕滿35~37週時。

內容:內診時,醫師以專用棉棒,在孕媽咪陰道口及肛門口採集會陰部細菌後送驗。

目的:了解孕媽咪的陰道和肛門周圍,是否孳生此類細菌。

雖然這項檢測並非列在健保完全給付的產檢項目中,但由於乙型鏈球菌的高感染率,對胎兒影響甚大,在預防勝於治療的前提下,通常醫師大多會建議孕媽咪做篩檢。尤三立醫師表示,如果孕媽咪本身帶有乙型鏈球菌,不一定會發病,卻會以垂直方式直接感染新生兒,嚴重者將可能引發敗血症、肺炎或腦膜炎,危及生命。

10 胎心音&胎動檢查

時間:每次產檢,特別是懷孕36週以上。

內容:使用胎心音監測器,檢查腹中胎兒的心跳和動態變化。

目的:確認胎兒是否有任何異常(如不規律、前後狀態有落差),掌握生命跡象。

基本上,每次產檢時,有的醫師都會順道聆聽胎心音的狀況;不同的心跳速率,都可能代表胎兒當時的狀態,是判斷胎兒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據。

然而,尤三立醫師表示,到了第36週以上,由於接近預產期,會開始使用胎心音監視器,偵測有無胎動及胎動時胎兒的心跳變化,以防範發生胎兒窘迫的可能性(若胎心音和胎動的反應不良時);若真的發生,醫師才來得及做應變措施,以儘快剖腹將胎兒產出,減少胎兒因缺氧而窒息的機率。

 

 

尤三立醫師

現任/振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台安醫院婦產科及生殖不孕症主治醫師
經歷/馬偕醫院主治醫師‧敏盛綜合醫院主治醫師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學系‧高雄醫學院藥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