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臍帶血10問

臍帶血10問

大家都聽過臍帶血,但在決定儲存前,相信仍有許多疑問有待釐清,本文蒐集準媽媽的困惑,幫助了解臍帶血的儲存意義。\\r\\n

一問:臍帶血是什麼?

臍帶血簡單來說就是胎兒的血液,經由臍帶中的血管流到胎盤,在胎盤中和媽媽交換氧氣和養分。在連接媽媽與胎兒間的臍帶上,有3條血管,最大一條為臍靜脈,一般所謂的臍帶血採集就是從這條血管中取血。至於「儲存臍帶血」的用意,是將臍帶血中的幹細胞儲存起來,作為日後移植或修復受損時使用。至於採集時間,則為胎兒娩出斷臍後,在胎盤還未從母體排出前的一小段時間。

二問:臍帶血有什麼用途?

前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信望愛臍帶血基金會執行長張南驥教授表示,孕期的胎兒造血功能是一生中最強的階段,而其所製造的臍帶血中,所含有的幹細胞濃度,又比日後從周邊血所採集到的,高出約10~100倍,且為尚未受到任何病原污染、初始的萬能幹細胞。

三問:幹細胞是什麼?

所謂的「幹細胞」,就是具有「增生」及「分化」能力的初始細胞。張南驥教授指出,幹細胞的分化程度有其階段性(可分成4類,愈早分化的幹細胞,其功能也愈完整:第一階段為在受精卵分化成4~8個細胞前;臍帶血幹細胞屬於第二階段;骨髓、周邊血幹細胞則為第三階段;至於第四階段則只能製造紅血球等單一功能。

四問:幹細胞的功能?

由於骨髓、周邊血屬於比較後期的細胞,只有免疫和造血的功能,但臍帶血中的幹細胞則是尚未分化的「初始」細胞,因此有機會發展成各種細胞,可適應與治療的範圍較廣。而臍帶血幹細胞中的造血幹細胞,也可在經過癌症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後,幫助病人造血系統的再生。目前已被證實能用來治療如白血病、淋巴瘤、地中海型貧血、黏多醣症、先天性免疫不全及自體免疫疾病等超過七、八十種疾病。

五問:為什麼要儲存?

從事幹細胞、分子生物、基因工程研究長達數十年的張南驥教授,談起為何要儲存臍帶血,簡單一句「為下一代準備翅膀」,道出儲存臍帶血的重要性。他指出,從人類基因解碼後,醫學的進步讓人類對生命的藍圖愈來愈清楚,生物科技專家只須追隨此藍圖來修補、維繫人類的生命,而醫學的突飛猛進是必然的,可以預見未來10年、20年後,幹細胞的研究會有更大的突破;且目前臍帶血移植的成功案例已愈來愈多,因此,儲存臍帶血,確實有其必要。

六問:公捐與自存有何不同?

目前台灣儲存臍帶血的機構,大致可分成公益捐贈的臍帶血庫,以及私人儲存的臍帶血銀行兩種,所謂的公益捐贈,通常是不指定使用人的無償捐贈;私存則有限定所有者或親屬使用。不論公存或私存,通常都採取使用者付費的方式。

七問:所有孕產婦都能儲存臍帶血嗎?

曾有準媽媽提問「有罕見疾病的家族史的人,儲存有用嗎」?張南驥教授提出,「對於有罕見疾病史的準媽媽反而更應該儲存」,因為日後的科技可以透過基因治療修復幹細胞壞掉的基因,再利用已修復好的幹細胞來治療疾病,如此就能『正本清源』,達到自我修補的目的。日前美國媒體報導,以自體臍帶血應用在腦麻女童身上,經過復健後後逐漸好轉的案例,張南驥教授形容,這是儲存臍帶血自體使用成功的最好見證。

八問:臍帶血血量不足,可以存嗎?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臍帶血收集及處理作業規範」規定,「如為異體移植收集,血量不宜少於40c.c.」。張南驥教授則認為,血量的多少不是問題,「只要有存就有希望」,未來的醫學科技可以透過幹細胞的培養增生,屆時,數量多寡並不是問題。

九問:臍帶血的收存方式?

為保持細胞之活力及避免臍帶血凝固,在行政院衛生署「臍帶血收集及處理作業規範」下有明確規定,包括收存、保管與冷凍等方式,均有明文規範,「採集時臍帶血需在胎兒產下後15分鐘內儘速採集,暫存於合適之溫度(最適合的溫度為15~25℃)的容器,如血小板運送箱或小冰箱合併冰寶使用,並於48小時內送至臍帶血庫進行處理、冷凍保存等工作。」而臍帶血的收存、保存與冷凍方式對其功效的發揮有極大的關聯性,因此,張南驥教授強調「選擇值得信賴的儲存機構相當重要」。

十問:想儲存,怎麼做?

每家臍帶血的儲存方式大致相同,通常選定儲存機構後,記得要簽訂合約(行政院衛生署有臍帶血定型化契約的範本可參考),簽訂合約後,儲存機構會給準媽媽一個儲存器材,當準媽媽待產或生產前,通知儲存機構,並記得在生產日將儲存器材帶至醫院,交給產房護士(事前最好先詢問醫院人員有關臍帶血儲存的院內流程)後,生產當日,接生醫師就會幫忙採集寶寶的臍帶血。儲存機構會在24小時內至醫院取血,並送至該機構的儲存中心儲存。




~原文刊載於2009年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