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孕期泌尿道感染
由於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讓許多準媽媽容易遇到泌尿道感染的問題,不僅自己感到不舒服,也深怕泌尿道感染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但是泌尿道方面的問題,總是令許多準媽媽難以開口求醫,到底該怎麼預防及治療,也成了不少孕婦應學習的課題。
造成泌尿道感染的原因
根據統計,大約每6位女性之中,就有一位曾發生過泌尿道感染,尤以懷孕女性為甚。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蕭聖謀主任表示,懷孕中的婦女,容易因為體內荷爾蒙分泌變化,導致輸尿管擴張,使細菌上升至膀胱,再加上逐漸擴大的子宮壓迫到膀胱,種種原因,皆會促使泌尿道成為細菌易孳生的環境。此外,除了孕婦以外,容易憋尿或是以往曾經罹患過泌尿道感染的婦女,也都屬於罹患泌尿道感染的高危險群;不過,除了懷孕女性以外,其他族群很少會發生嚴重的併發症。
如果準媽媽忽視頻尿警訊,小心將可能演變為急性膀胱炎或急性腎盂腎炎;若是罹患急性腎盂腎炎,除了母體有生命安全上的疑慮之外,甚至會提升胎兒早產的風險。為了避免以上症狀,平時就應養成多喝開水,並定時解尿的生活好習慣。
泌尿道感染並無好發時期
蕭聖謀主任指出,泌尿道感染並沒有特別的好發時期,如果保養得宜,就算是得病率較高的懷孕期間也可免於細菌感染。不過,準媽媽在懷孕初期與懷孕後期必須特別注意,因為在懷孕初期,子宮會漸漸變大,壓迫到前方的膀胱,便容易造成準媽媽增加小便的次數;到了懷孕後期時,胎兒頭部向下,將再度壓迫到膀胱,因此又會出現較明顯的頻尿情況,若沒有定時解尿,讓尿液在膀胱中停留太久,可能就會出現發炎現象。
感染途徑
泌尿系統會受到感染,通常有許多案例都是因生活習慣所造成,例如長期處在悶熱、潮濕又不通風的環境,就會造成陰部容易孳生病菌,進而導致泌尿系統發炎,且女性陰道原本就具有鏈球菌及陰道菌等菌落,若不重視衛生保健,也會成為致病因素之一。
此外,到了懷孕中、後期,準媽媽的輸尿管蠕動速度會變慢,若沒有定時解尿,便會導致尿液無法順利排出腎臟及膀胱,造成相關部位產生發炎現象。
感染症狀
蕭聖謀主任表示,泌尿道感染大致分為兩個部位,分別為上泌尿道及下泌尿道。若感染的器官為腎臟或輸尿管,稱為「上泌尿道感染」;反之,感染部位如果位於膀胱、尿道擴約肌或尿道,則稱做「下泌尿道感染」。泌尿道遭受感染時,大多患者都會出現急尿、頻尿、排尿異常等狀況,且排尿的時候,尿道及尿道口會伴隨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尿中帶血。若感染部位為腎臟,除了出現上述症狀之外,準媽媽也會發燒、感到疲憊、噁心或嘔吐感,連帶還會引起腰痠背痛等不適。最嚴重的,就是演變為尿路感染,細菌可能會藉由血液感染到其他部位,引起敗血症;有些尿路感染的患者則沒有任何症狀,但可從尿液檢驗結果檢查出有尿路感染的跡象。
孕婦泌尿道感染恐造成早產
如果準媽咪忽視泌尿道感染問題,延遲就醫治療的時間,約有3成的比例會演變成急性膀胱炎,有些甚至會演變為急性腎盂腎炎,而後者會造成患者嘔吐、發燒、噁心及腰痛等症狀,需住院用抗生素治療。
此外,一旦尿液在膀胱積存太久,會孳生細菌,進而沿著輸尿管上行至腎臟,而腎臟遭受感染的準媽媽當中,約有4分之1的患者血液中含有細菌,造成胎兒早產或罹患敗血症。
感染後有可能再度復發
蕭聖謀主任表示,只要泌尿系統受到感染,都有可能再度復發,這是因為引起泌尿道感染的細菌很容易附著在尿道上,如果體內的抗生素無法一次殺死這些細菌,就會再度引起感染。其中,罹患腎盂腎炎的患者,復發機率大約為6%~8%,若檢驗尿液之後發現有大量細菌,有2、3成的患者過幾天後可能會演變成腎臟發炎或敗血症,不可不慎。
治療方式
一般治療泌尿道發炎的方式,乃遵從醫囑服用醫師給予的抗生素,大約維持3至7天,並定時解尿,促進體內尿液良性循環。尤其準媽媽的子宮容易壓迫到膀胱,所以平時更不應憋尿;若排尿時產生不適,就要迅速就醫,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不過,如果是上泌尿道受到感染合併發燒現象,通常都必須住院直接用點滴施打抗生素,最好等到連續2天都沒有出現發燒的情形,再出院。出院後一般亦須於門診追蹤及持續服一段時間之口服抗生素,以達完整治療。
日常照護
有些泌尿道感染患者,會因為小便時感到刺痛,而更加恐懼排尿。蕭聖謀主任強調,雖說排尿時的刺痛令人難以忍受,但使泌尿道康復的不二法門就是多喝水、不憋尿,再配合吃藥,才能把附著在尿道中的細菌排出體外,若真的無法忍受痛楚,懷孕初期與中期的準媽媽,可以服用醫師開立的止痛藥緩解疼痛。
如果接近足月時,就建議不要隨意服用藥性強的止痛藥(但可以服用普拿疼),因為強的止痛藥於懷孕後期接近足月時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動脈導管,造成胎兒心臟問題。
衛生習慣方面,大小便後擦拭陰部時,必須把握由前往後的原則,不可來回擦拭,並避免盆浴及穿著緊身衣物,以免陰部透氣不良、滋生細菌;夫妻行房前後,都應各喝下2杯水,行房之後要養成立即小便的習慣,平時也可以飲用不含糖分的濃縮蔓越莓汁(添加糖分之後會喪失酸化作用,甚至增加細菌繁殖能力)或服用蔓越莓錠,因為經研究發現,蔓越莓可抑制細菌殘留在尿道壁及膀胱內側,可預防泌尿道受細菌感染,這些研究也分別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與新英格蘭期刊。
沒有症狀不代表萬無一失
蕭聖謀主任指出:「最近本院剛好碰到一個病例,有一名懷孕20幾週的準媽媽感到下腹部疼痛,並伴隨發燒,一直被當成子宮收縮早產安胎治療。我發現這名發燒且腹痛的孕婦無咳嗽、腹瀉、頻尿或尿急等不適症狀,但尿液有白血球數目上升現象,用手輕敲她的右側腎臟時,會出現疼痛反應,所以此案例的發燒乃是因為右側急性腎盂腎炎。而她的下腹痛導因於急性腎盂腎炎,引發全身性發炎反應及子宮收縮現象;該孕婦住院接受抗生素注射以治療急性腎盂腎炎後,發燒及下腹痛即漸漸消失,母胎也順利平安出院,目前門診產檢追蹤良好,無發燒或早產現象,也不必服用安胎藥物。」
由這個案例可以得知,並不是所有人罹患泌尿道方面的疾病時,都會出現頻尿、尿急或小便灼熱等現象,有些人以為發燒是緣於感冒,但如果沒有出現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醫師就會懷疑患者的泌尿道可能受到感染,若未及時治療,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因此,一旦身體出現任何不適,準媽媽都應立即就醫,待醫師診斷之後,才能給予正確的治療或轉診建議。
產後也會出現泌尿道感染問題
不少媽咪在生產完之後,都曾碰過泌尿不順的情況,對於突如其來的生理改變,一定都會感到手足無措,但其實從頻尿、漏尿到排不出尿液等,在臨床上的案例皆層出不窮。就廣泛定義來看,在生產後的6小時內尚未排尿,可能就代表已發生排尿困難的問題,除此之外,還可經由產後媽咪的餘尿量來計算,若用超音波照射後,估算出殘留在膀胱內的尿液超過150c.c.以上,就算是無法順利解尿。臨床上曾有產後媽咪的逾尿量高達1,000c.c.以上,一旦演變至此,患者的膀胱都會非常疼痛,如果尿液停留在膀胱的時間又過長,甚至還會出現腎水腫、血尿或急性腎盂腎炎,甚至於需要長期導尿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