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植入性胎盤:小心引發產前&產後大出血

植入性胎盤:小心引發產前&產後大出血

新生命的到來,總是讓準媽媽引頸期盼,許多女性為了避免自然產的疼痛,都選擇剖腹生產。但曾有剖腹生產或是子宮壁受過傷的產婦,容易發生植入性胎盤的問題,甚至有些孕婦在平時產檢都正常,也沒有出血的情形,直到生產時才發現有植入性胎盤的症狀,差點造成性命危險。

以往,植入性胎盤的發生率其實不高,但現在由於剖腹產、流產手術或某些與子宮相關的治療手術過於普遍,讓不少女性的子宮留下傷痕。如果這些傷痕的癒合情形不佳,往後有受精卵著床時,可能會引發植入性胎盤,因此,做好子宮保養才是避免植入性胎盤的先決條件。 

植入性胎盤:小心引發產前&產後大出血

Part1 造成植入性胎盤的主要因素

在了解植入性胎盤之前,應先了解造成此現象的成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表示,當受精卵著床時,會在子宮內膜中慢慢形成胎盤,在正常狀況下,胎盤會貼附在子宮壁上,但如果準媽媽曾動過流產手術,使子宮留下凹凸不平的傷痕,或是子宮壁先天就比一般人薄,胎盤容易與子宮結合,甚至穿透子宮的肌肉層,導致子宮潰爛。

前置胎盤除了會造成產前出血,也是造成植入性胎盤的主因,一般來說,產前出血可分為下列三種情形: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血管前置,以下將一一詳述原因及症狀。 

1、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與胎盤著床位置有關,又分成完全或中央性前置胎盤(胎盤完全覆蓋在子宮頸內口)、部分性前置胎盤(胎盤一部分覆蓋在子宮頸內口)、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分布於子宮頸邊緣)、以及低位性前置胎盤(胎盤位於子宮下半段,距離子宮頸內口不到2公分)。

正常懷孕時,胎盤應附著在子宮的上半段,但如果胎盤位置過低,靠近或蓋住子宮頸內口,就是發生所謂的「前置胎盤」。前置胎盤會出現在子宮下半段的部位,雖然有可能會回復到原本應有的位置,但由於子宮肌肉脆弱,加上前置胎盤患者幾乎必須選擇剖腹產,所以也會提高發生植入性胎盤的機率。

不過,詹景全醫師表示,並非所有發生前置胎盤的準媽媽都會有感覺,反而是在例行產檢時,經由超音波發現有此現象,其中有部分孕婦在懷孕20週時就會出血,大多數患者則於懷孕32週後,碰到子宮收縮時,才出現無痛性的大量出血現象,且常常會在半夜睡覺時突然發生,當下就應儘快就醫檢查;就算是輕微的前置胎盤患者,也必須小心產後大出血,若胎盤未完全取出,出血量也會變得比一般人多。

若產檢時確診為前置胎盤的準媽媽,平常必須避免提重物或是進行特別需要使用腹部力量的動作,到了滿30週之後,如果前置胎盤的狀況仍舊沒有改善,建議可與產檢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轉往大型醫療院所生產。

前置胎盤分類

2、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期剝離和前置胎盤的不同之處,在於胎盤早期剝離會使孕婦腹部出現急性腹痛且合併出血的症狀,前置胎盤則會發生無痛性出血。詹景全醫師表示,顧名思義,胎盤早期剝離指的是原應與子宮緊密相連的胎盤離開子宮,使子宮組織受到破壞,胎兒也無法完全獲得來自於母體的養分,可能同時造成準媽媽產前出血及影響胎兒生命等危機,而容易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的高風險群,有可能是高血壓患者、受到外力撞擊者、子宮畸形等,如果曾出現過胎盤早期剝離的媽咪,在生下一胎時,就要特別注意發生植入性胎盤的可能性。 

3、胎盤血管前置

胎盤血管前置是一種極少見的產科疾病,患者會在懷孕後期出現無痛性出血,容易被誤診為前置胎盤,導致處理時間延誤,使胎兒死亡。詹景全醫師指出,在正常狀況下,臍帶會附著於胎盤中心或是偏向中心的部位,臍血管則會帆狀分布在胎盤邊緣,稱之為帆狀附著;但罹患胎盤血管前置的準媽媽,臍帶會與胎盤相黏,臍血管會帆狀附著在子宮下半段,且橫越過子宮頸內口,很容易受傷出血。罹患胎盤血管前置的準媽媽,如果血管遭到壓迫,胎兒將會缺氧,若血管破裂也會造成產前大出血,因此不得使用內診與剖腹產方式生產,以免流血過量導致產婦休克。
 

Part2 治療與防範

通常發生植入性胎盤的準媽媽,最後幾乎都會走上剖腹產一途,如果以自然產的方式生產,在生產過程中恐怕會造成大量出血,甚至休克。但是,若身為高風險者,其實不易完全預防,更無法靠自我評估察覺,最重要的是,應從懷孕之前就開始注意生活保健,並提醒醫師多加注意。 

植入性胎盤需以超音波診斷

植入性胎盤:小心引發產前&產後大出血

詹景全醫師表示,準媽媽無法藉由自行評估來得知是否罹患植入性胎盤,通常都是例行產檢時經由超音波發現(尤其以彩色杜卜勒超音波更為清晰),因此,如果準媽媽身為植入性胎盤的危險族群,可以主動請醫師確認胎盤位置及其完整性,避免在生產時發生血崩意外。 

治療需經由開刀

若因子宮出血而造成植入性胎盤,基本上都會以開刀方式治療。在臨床上,若是碰到輕度的植入性胎盤,曾有醫師會在注射麻醉後,以手直接為患者將胎盤剝離,再以胎盤鉗刮除剩餘的胎盤組織,如果準媽媽並未發生大量出血現象,可以考慮用MTX(一種化學藥劑)治療;不過,詹景全醫師認為,就算病情尚輕的患者,也不須用手剝離胎盤,現代有不少醫師會先將患者子宮內的胎盤和臍血管綁住,再進行藥物治療,等到絨毛組織壞死後,胎盤也能自然剝離,如此一來就可達到較安全的效果。 

治療後可否保留子宮?

在治療植入性胎盤之後,是否能保留子宮,端看病情與治療方式而定。詹景全醫師指出,若往後不打算生育,直接切除子宮是最安全的做法,若欲保留子宮,仍有不少方法可供嘗試,但都有復發的危險性;因此,平時應避免人工流產或是非特定因素的剖腹產,才能使子宮肌肉與內膜組織保存在最佳狀態,杜絕發生植入性胎盤的機會。 

醫師貼心提醒

詹景全醫師表示,容易引起植入性胎盤的3大因素,以前置胎盤較為常見,雖然胎盤也有可能會在生產之前因子宮變大而往上移到較高的位置,但若沒有移動到較高的地方,醫師就會建議孕婦以剖腹產方式生下胎兒。由於現代超音波技術發達,若經由合格且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操控,便能有效降低誤診率,萬一照射超音波時都沒問題,卻在懷孕30週之後出現無痛性出血,準媽媽一定要主動告知醫護人員,避免醫護人員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進行內診,造成大出血。

如果因為其他原因採取剖腹生產,通常也會建議媽咪先避孕至少半年,再考慮進行下一段做人計畫,如此一來,這段期間內子宮才能完善恢復,下一次生產時便能降低發生前置胎盤或其他病症的機率。

此外,發生植入性胎盤的準媽媽,生產過後子宮收縮通常比一般人慢,也會造成惡露延遲,為使惡露正常排出,讓子宮儘快恢復收縮,產後媽咪不妨勤餵母乳、按摩子宮,讓這些組織儘快排出體外。 

2招促進子宮收縮

1.哺餵母乳:嬰兒的吸吮會刺激腦下垂體後葉分泌一種激素,此激素有助於子宮復原,所以哺餵母乳的產婦,其子宮復原情況會比較快。

2.按摩子宮:當產後媽咪發現子宮沒有收縮的情況時,可採用「環狀按摩法」來促進子宮收縮,即將手掌貼在肚皮上,以順時鐘方向往下按壓且繞圓,用手掌的力量刺激子宮收縮,直到子宮變硬,若有不適,應立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