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不應拒絕的治療
孕媽咪的用心真是很感人!即使身體不舒服,也寧願忍著不治療、不吃藥,就擔心會對胎兒造成不好的影響。然而,這樣做是對的嗎?
醫師把關孕期用藥安全
儷生婦產科診所主治醫師張平江表示,「一般人若有不舒服會就醫,孕婦如有不適,也該就醫才是」,當然部分孕婦本有就醫打算,可是又煩惱藥物會傷到胎兒,於是抱著能忍就忍的想法。
他提醒,孕婦生病就該就醫,如果住家附近有家醫科診所,可先至家醫科就診,如有必要再行轉診,「在孕期,也可把婦產科醫師當成『家庭醫師』,有問題就先找產檢醫師,由於要守護母胎健康,婦產科醫師對於孕期的用藥安全極為小心,一定是依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藥品懷孕分級(分為A、B、C、D、X等五級),開立適合孕期使用的A、B級藥物」。即使需要使用可能有不良影響的C級藥物,也會經過審慎評估,使用或許可能有不良影響,但不用的話,是否會造成更不好的結果?兩害相權取其輕」。
張平江醫師指出,孕期除了因懷孕而引起的不適,也可能一如常人般受疾病所擾,如感冒、流感、牙痛、腹痛等,甚至孕前即有的慢性疾病也需要控制,否則,可能因疾病惡化而對母胎造成不良影響,他強調,「不能因有孕在身而拒絕治療」。
原有的慢性疾病
即使原先有慢性疾病,不過,多是在控制良好的狀況下而順利懷孕,那麼,孕期更該讓疾病繼續受到控制。通常在第一次產檢,產科醫師會詢問個人病史,如:心臟病、甲狀腺、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患,「請孕媽咪不要有所隱瞞」,讓產科醫師了解治療慢性疾病所使用藥物為何種等級,是否需要換藥?若是只有一種藥物可用,就要評估減量的可能性,張平江醫師提醒,「千萬不要自行停藥,使病況有所變化而影響到胎兒,且務必由該科的醫師調整藥物」。在孕期,除了產檢外,也不要忘記定期回診確認慢性疾病的狀況。
他特別指出,尤其是精神疾病,「孕媽咪不該拒絕治療,但往往又得不到治療品質,主因為使用的藥物多屬C級,換A、B級藥物恐對病情控制效果不佳,通常精神科醫師會考慮減量,或是改以其他治療方式,避免患者的病情失控」。
感冒與流感
最令孕婦煩惱的莫過於感冒或流感,是否一定要就醫?一定得吃藥?張平江醫師指出,「即使孕媽咪不放心至一般內科就診,也能讓婦產科醫師看診」,然而,最大的問題不是孕婦不就醫,而是未必會吃藥,就是擔心藥物影響胎兒。他表示,「如果確定只是感冒,不一定需要服藥,然而,若是流感的話,不積極治療,很可能演變為重症,而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危險中」。
事實上,根據研究發現,孕婦感染流感發生急性心肺疾病、住院率及死亡率,較一般婦女的風險來得高,他解釋,由於孕期的母體免疫力較差,心肺功能也較差,降低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幸染上流感,症狀將隨著妊娠週數增加而變嚴重,「孕婦真的不能輕忽流感的威力,拒絕治療,不只對媽媽有嚴重影響,胎兒也連帶受到影響,可能流產、早產或胎死腹中」。
他進一步說明,一旦確診為流感,「有症狀時,應儘速在48小時內接受藥物治療。治療藥物目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吸入性的瑞樂沙(Relenza),另一種是口服的克流感(Tamiflu),雖然兩種藥物在懷孕藥物分級屬於C級,但在經過評估後,認為使用藥物帶來的好處大於對胎兒造成的風險,仍可使用此藥物」,請孕媽咪務必配合醫囑,正確用藥。
回顧.2009年孕婦染H1N1事件
根據2009年通報疾病管制署的住院(重症)案例中,有三位孕婦染上H1N1,命運卻大不同:
˙首例的死亡孕婦是彰化一位越南籍23歲媽媽,24週染病,接受插管治療,27週時以自然產生下800多公克的寶寶,兩天後,不幸過世。
˙一位居住高雄地區的25歲孕婦,以葉克膜搶救成功戰勝病魔,但6個月大的胎兒卻胎死腹中而引產。
˙一名台東縣23歲、懷胎8個月的孕婦,擔心服藥傷害胎兒,拒絕吃藥,導致病程快速惡化,從發病至死亡僅6天,造成一屍兩命的憾事。
牙痛
說到牙痛,孕期因荷爾蒙改變,使得牙齦容易充血,常讓孕媽咪感到疼痛不適;另外,也可能是原先蛀牙所致,張平江醫師說,「孕婦牙痛會求診,反而是牙科醫師不太敢替孕婦進行根管治療、拔牙等」,為何會如此?一般而言,懷孕中期適合進行治療,不過,治療多需局部麻醉,但孕媽咪又怕影響到胎兒,這樣就無法在治療上有交集。他指出,「局部麻醉的藥物溢散至全身的比例很低,倒是牙痛的不舒服可能動到胎氣」,值得注意的是,牙齒有問題不治療,可能會引起感染,造成心肌炎、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是敗血症,同時,也可能讓胎兒面臨早產風險」。張平江醫師提醒,「牙痛處若有紅腫熱痛等情形,務必儘速就醫,這表示傷口可能已化膿,小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他建議,孕婦若有牙痛可先至牙科診所就醫,再視牙科醫師的診斷為何?若問題無法得到解決,不妨轉診到同時有牙科與婦產科的醫院(必要時,可進行會診),以尋求更多的協助。
頭痛
頭痛的原因很多,因此需要正確的診斷,以給予正確的治療。張平江醫師說,多數的頭痛是以症狀治療,如感冒、睡眠不足或疲勞過度,也許一顆止痛藥就能緩解症狀,但在此之前,「先為孕婦量血壓,以排除高風險問題」,最令產科醫師擔心的就是子癇前症,當孕婦有妊娠高血壓的問題,且出現劇烈頭痛的情況,可能是「子癇前症」惡化的前兆!「如果常常頭痛,但血壓不高的話,請孕媽咪不要想太多」。
由於子癇前症會使胎兒生長遲緩,或是造成胎盤早期剝離,而讓胎死腹中的機會增加,他提醒,「請孕媽咪務必按照醫囑吃藥,才能控制好血壓。不讓妊娠高血壓進展到子癇前症,甚至惡化為子癇症」。
腹痛
孕期的急性腹痛也存在很多可能因素,張平江醫師表示,診斷程序會先排除與懷孕有關的問題,如:子宮外孕、先兆性流產、子宮收縮、胎盤早期剝離或子宮破裂等;再思考與懷孕無關的問題,如:腸胃脹氣、便祕、腸胃炎、急性盲腸炎、急性胰臟炎、膽囊結石或膽囊炎、腸阻塞或尿路結石等;「最後判斷是否為急症,若是像盲腸炎的急症,就轉診一般外科;如是單純的腸胃炎,則以內科治療」。
藥物治療已讓孕媽咪擔心不已,更不要說需要以手術治療的盲腸炎,恐怕更讓孕媽咪有如驚弓之鳥。張平江醫師指出,一旦確認為闌尾炎,如果闌尾尚未破裂,「術後還可用口服或針劑的抗生素控制發炎狀況」,降低因發炎刺激子宮而引起子宮收縮的機會;若闌尾已破裂,就一定要儘快進行手術,「闌尾破裂會造成感染,若因此引起腹膜炎,甚至併發敗血症時,對母親與胎兒的傷害更大,還可能有生命危險,建議應儘早接受手術才是」。
孕媽咪會有所遲疑,主要是擔心手術的麻醉會影響胎兒,他表示,「開刀是用半身麻醉,並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然而,若是拖延太久,演變成腹膜炎才開刀,就必須進行全身麻醉,心跳、血壓將因為麻醉而產生變化」,其實更讓人要高度警戒的是,萬一腹部感染狀況嚴重的話,「胎兒將有流產或早產的風險」。
張平江醫師補充,「孕期施行闌尾切除手術,目前可採用腹腔鏡手術,這是一種傷口小、視野佳、恢復較快的手術方式,可相對降低對胎兒及子宮的影響,不過,要視當時的病情與妊娠週數來決定何種手術方式為佳」。即使術後常有子宮收縮現象,但不一定會發生早產,「術後多臥床休息,通常發生早產的機會不高」。
陰道感染
受到孕期荷爾蒙的改變,不少孕媽咪感覺到陰道分泌物有增加的現象,此時,陰道的酸鹼(pH)值有所改變,若再加上免疫力下降,容易讓陰道內正常菌種出現不平衡的生長,而使陰道受到細菌感染。張平江醫師指出,「通常孕婦覺得私密處奇癢難耐,多半會主動求診,且不會拒絕治療」,至於治療方式,因孕期不宜使用口服藥物,而改以局部範圍使用的塞劑或藥膏,「請孕媽咪放心,塞劑不會影響胎兒健康」。
由於感染是造成胎兒早產的重要因素,張平江醫師提醒,「當陰道分泌物的量變多且具黏稠性、顏色不再透明,或有魚腥味,一定要儘快接受治療,必要時,會開立在藥物分級上屬於A、B級的口服抗生素」,避免細菌性陰道炎增加早產的風險。
皮膚癢
不少孕婦在孕期飽受皮膚癢之苦,如果是皮膚較乾燥而引起的癢,建議在沐浴後,趁著肌膚還有殘留的水分子,在肚皮與身體塗抹含有保濕成分的乳液,可加強皮膚的吸收力,讓肌膚多一層保護膜。
若真的癢到無法忍受的話,張平江醫師建議孕媽咪可至皮膚科就診,「藉由藥物改善發癢症狀,一般來說,使用藥物有兩種:一是口服抗組織胺,二是擦類固醇藥膏,口服抗組織胺可以選擇屬於B級的藥物,類固醇藥膏雖屬於C級,但只用於塗抹皮膚,對孕婦而言,兩者都是安全性高的藥物」。事實上,懷孕至中後期,胎兒已發育成形,用藥風險相形更低,「但發癢程度可能更為嚴重,既是安全性高的藥物,就遵從醫囑使用,不讓自身長期處於不適狀態,而影響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