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認識習慣性流產:誰是高危險群、後續治療與預防

認識習慣性流產:誰是高危險群、後續治療與預防

對於有懷孕計畫的女性來說,流產是最難過的事,如果是反覆性流產,更是一大打擊,不僅對身體有影響,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加,所以深入了解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才能適時找出應對方式,並能幫助日後成功受孕。

文章目錄

習慣性流產

何謂習慣性流產?

  康寧醫院教學副院長暨婦產科尹長生醫師提到,一般正常生育年齡的已婚女性,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大部分會在持續有性行為的半年內懷孕,若是20至25歲的女性時間會更短,大約兩、三個月就會懷孕。其實現代人流產的機率並不低,但是大多數的孕婦並沒有察覺到已經懷孕或流產,甚至有七至八成的女性,流產時只會覺得月經量變多,但其實可能是一次失敗的懷孕,不過在沒有精確的記錄下,也不會歸類為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的定義,是指反覆流產、死胎3次以上,如果是年齡較大、無特殊狀況、原因不明而流產2次以上,建議夫妻兩人都要到醫院做詳細檢查,了解是否有不易保住胎兒的問題。如果是已婚且有正常性行為的女性,在沒有實施避孕的情況下,持續性行為一年都沒有懷孕,就可能有不孕的問題,不一定是習慣性流產的現象,所以目前診斷是否流產,都會以醫療院所的完整病歷記錄為主,確認胎內有心跳、超音波上可以見妊娠環(子宮腔內的胚囊),是真的在懷孕後因某些因素而流產,才會記錄為習慣性流產的次數。因為有些女性不是流產,卻以為自己有流產現象,而引起不必要的焦慮,所以必須經過醫師判斷,才能確認是否為習慣性流產的患者。

如何診斷流產現象

  大約有七成以上的女性,是在沒有自覺的情況下流產,若在超音波下觀察到胚囊且胎兒已有心跳,後來卻因某些原因造成死胎,此時才能確診為流產。根據統計,有流產現象的女性,大約佔10%至15%,真的反覆流產2至3次以上的案例就比較少見,大約佔1%以下。有過生產經驗,但後來流產一次,或是初次懷孕,不久後就流產的情況,也不須太過擔心或緊張,因為過大的情緒壓力,反而容易提高流產的機率。尹長生醫師建議,若確定有兩次以上的流產記錄,就要開始做生殖功能的基本檢查,有3次以上的流產記錄,就會被歸類為習慣性流產,醫師也會對夫妻雙方做更詳細的檢測。

習慣性流產

造成流產的原因

  造成流產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有時甚至找不出原因,但流產大多發生在懷孕初期,因為胎兒著床尚未穩定、胚胎成熟度不足,流產的機率相對較高,大約在孕程中期以後,胎兒漸趨成熟,子宮環境的穩定度提高,流產的可能性就會大幅降低。

.不明原因

  找不出流產原因的比例最高,大約佔整體流產因素的40%,由於懷孕初期的變因很多,往往很難分析出來,只能從病史、月經史、家族史中觀察及推測,當然科技發達後就能發現更多的原因。

.免疫系統問題

  目前比較能得知導致習慣性流產的主因,大多是免疫系統異常所引起,大約佔30%至40%,如紅斑性狼瘡、自體免疫系統異常、凝血系統異常等,就比較容易引發胎死腹中、胎兒生長遲緩的問題,所以有免疫功能異常的女性,就要特別注意流產現象。

.荷爾蒙問題

  內分泌問題包含甲狀腺亢進或低下、泌乳素異常、多囊性卵巢,通常佔3%至4%以內,甲狀腺亢進會導致心悸、冒汗;甲狀腺低下則容易倦怠;泌乳素異常會影響黃體素分泌;多囊性卵巢患者的特徵則是肥胖、毛髮多,一方面不易懷孕,另一方面則是卵泡不成熟,所以常常會造成流產。

.子宮構造問題

  因子宮構造異常導致流產,佔3%至5%,可做子宮構造的檢查,如輸卵管攝影、超音波檢測,了解內部構造是否有畸形,如子宮中膈、雙子宮、雙陰道、單角子宮等;或子宮腔內有異物,如肌瘤;有些則是後天手術影響,如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腔內黏連等,都有可能引起不孕或流產問題。

.染色體問題

若是染色體有異常,可能不容易從父母親的外型來判斷,所以對染色體有疑慮時,就會需要抽血檢驗,但即使染色體正常的父母,也可能在受精後發生異常,而染色體問題導致流產大約佔3%以下。遺傳基因方面也有一些少見的異常容易引起反覆流產,如唐氏症患者。

.其他因素

  若有抽菸、酗酒習慣、肥胖或在高壓環境下工作的婦女,都會影響孕程。 而職業傷害、上班過度疲勞、熬夜等,也是引起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另外,血糖過高的女性,比較容易生成畸形兒,導致死胎而流產。感染問題更少見,但不孕的機會很高,如梅毒、披衣菌,及產前會做的巨細胞病毒檢查,就是會引起感染的原因,若有流產現象必須小心觀察。

高危險群的預防與矯正

  如果有子宮畸形、染色體異常、多囊性卵巢、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就是習慣性流產的高危險群,也比較容易在受孕不久後流產。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的女性,若有甲狀腺結節,必須特別注意抗體是否增加,並且定期追蹤控制。 如果本身家族病史有血液循環方面的問題,如血栓、靜脈炎或經常容易流血的女性,也要注意。

  尹長生醫師提到,對於習慣性流產的預防上比較有難度,如果已經確認曾經流產3次,醫師會在第4次受孕時,給予孕媽咪適量的黃體素、阿斯匹靈或是預防血栓的肝素、類固醇等預防藥物,但每個孕媽咪的狀況不同,所以要視本身的狀況而定。一般來說,除了構造畸形的情況,如子宮、子宮頸、陰道異常等狀況,有辦法使用矯正手術以外,在其他功能都正常且導致流產原因不明的情況下,就很難有矯正習慣性流產的問題,如胚胎異常,就無法透過矯正來避免流產。

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檢查方式

  為了找出女性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大多會以抽血及超音波的方式檢查,檢查重點在於泌乳激素是否過高、甲狀腺功能狀況、自體免疫是否異常、荷爾蒙代謝是否不良以及多能性卵巢的問題等。抽血可以檢驗染色體、免疫系統、荷爾蒙問題;超音波主要是觀察子宮是否畸形或肌瘤、卵巢功能是否正常;輸卵管攝影照相則是了解子宮內壁及子宮腔內的狀況。

營養補充

習慣性流產

  無論是否有習慣性流產的問題,孕婦都該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從懷孕初期三個月就開始補充多種維他命,包含葉酸、維他命D、鈣等,因為基因方面如果有問題,又再加上葉酸不足,除了胎兒容易反覆流產外,也會引起神經系統方面的問題。但要注意補充的量不可以過多,飲食保持均衡,若有體重過重的問題 也要適時控制,如果體重過輕,要特別注意營養攝取。只有把血糖、內分泌、荷爾蒙等控制得當,讓母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下,受孕後比較容易保住胎兒,孕媽咪本身也會比較健康。

哪些類型的習慣性流產較能在治療後順利懷孕?

  如果是子宮構造有問題,可以人為的方式處理,受孕機率就會提高,而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荷爾蒙、血糖、感染等方面的問題,經過控制後,受孕的機會也會提高。免疫系統問題的治療就困難許多,但還是可以使用類固醇、肝素、阿斯匹靈來控制,或是直接給予黃體素,受孕的成功率也會達到七至八成。所以就算有3次受孕失敗的經驗,只要在找出原因後,遵照醫囑服用藥物,使用有效的藥物控制下,女性的受孕機率還是很高,所以不須太過緊張或恐慌。

如何降低流產機率?

只要夫妻有懷孕計畫,就應該保持正常作息、均衡飲食、身心放鬆愉快,若有任何關於懷孕的問題,都可以諮詢婦產科醫師,切勿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而降低流產機率有三大要點必須特別注意:

1.懷孕年紀不可太輕或高齡,20至25歲是最佳受孕年齡,其次是25至30歲。

2.保持均衡營養,適時補充孕期所需的營養,孕前體重控制。

3.在生理狀況良好、身心準備完成的情況下懷孕,能大大降低流產機率。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流產週數不長,仍要以坐月子方式調養身體!別因一次流產失去信心,中醫師建議半年後再懷孕較佳!

【烏烏醫師專欄】走過「流產」不是悲傷變小,而是你變強大了!
為何流產發生在我身上?自然淘汰雖常見,但醫師提醒:連續流產兩次,夫妻應接受染色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