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剖腹產適應症與術後保養重點

剖腹產適應症與術後保養重點

順利自然產是許多準媽媽的願望,且自然產對母子雙方來說具有較多優勢,不過,準媽媽如果符合某些特殊狀況,達到「剖腹產適應症」標準時,或許對母子來說,剖腹產才是較安全的做法。

一旦確定自己符合剖腹產適應症,準媽媽就可以與醫師一同討論安排手術時間,但為了讓寶寶出生的過程更為順利平安,若在情非得已的情況下,儘量不要選擇半夜的時間進行手術;如果提前出現產兆,也要及時至醫院就診,視情況採取緊急剖腹生產,以保母胎平安。

Part1了解剖腹產適應症

剖腹產適應症與術後保養重點

剖腹產定義

剖腹產是藉由切開腹部的方式,將體重至少達到500公克以上的胎兒以人為方式分娩,取出胎兒之後,醫護人員會直接為媽咪清理子宮內的胎膜及胎盤,縫合傷口後便完成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剖腹產的目的,通常都是經醫師評估後,認為孕婦或胎兒在自然產過程中,可能會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影響,才不得已採取的一種生產方式。剖腹產可分為橫切與縱切兩種,通常只有在緊急的時刻,或者曾經動過腹腔手術時,才會使用縱切的方式,現在的剖腹產手術通常採取橫切且較低位的位置,高度在恥骨上方約3~4公分,長度只有10~15公分左右,為的就是儘量不讓產婦留下太大的疤痕。

健保給付的20項「剖腹產適應症」

1、胎兒窘迫(需附胎兒監視器報告)。

2、產程進展不良。

3、產前出血。

4、胎位不正。

5、臍帶脫垂

6、催生失敗者

7、生殖道疱疹者。

8、前次剖腹產(須註明前次剖腹產之理由,前次為自行要求剖腹產者,如無特殊理由須再度剖腹產者,僅得以自行要求剖腹產項目申報)。

9、先前曾動過子宮手術者。

10、陰部或陰道長尖形濕疣。

11、胎兒先天不正常但可治療者。

12、子癇前症。

13、胎兒體重小於1,500公克。

14、骨盤畸型者。

15、胎兒體重大於4,000公克。

16、胎頭骨盆不對稱。

17、阻塞性生產,如子宮肌瘤或卵巢腫塊。

18、主要內科併發症。

19、經診斷為HIV陽性者。

20、其他特殊適應症,但需詳細說明。

剖腹產適應症與術後保養重點

一旦符合20項剖腹產適應症的其中一項,剖腹產費用就會由健保署吸收,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翁嘉穗針對幾項常見問題進行解釋:「關於第二項『產程進展不良』的項目,有些準媽媽認為已經催生很久,胎兒卻遲遲未出生,就符合其適應症標準,但其實健保對於產程遲滯有一定的規範條件,例如初產婦子宮持續收縮3~4分鐘,超過20小時且子宮頸未開超過4公分才稱為產程進展不良。至於第七項及第十項的生殖道疱疹、陰部或陰道長尖形濕疣之患者,如果在懷孕期間發病並接受治療,且於分娩前夕經檢查後確認已無病灶,就可進行自然產,若仍採取剖腹產,健保就不會給付相關費用。」

「其他特殊適應症」的定義

健保給付的第二十項剖腹產適應症項目為「其他特殊適應症」,大多數人不太了解其定義,翁嘉穗醫師解釋:「符合這項條件的準媽媽,可能患有嚴重的內科或精神科疾病,例如腦死、因嚴重憂鬱而長期服用精神科及抗癲癇藥物等,導致無法服從醫護人員在自然生產時所指示的口令,剖腹產對母胎來說,就是較安全的做法。」

Part2剖腹產媽咪常見問與答

可以順便切除肌瘤及卵巢瘤嗎?

準媽媽對於生產一事,一定是抱著既期待又有點害怕的心態,但畢竟剖腹產並非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所以有些狀況仍須提醒準媽媽注意。有些患有肌瘤或卵巢瘤的準媽媽,會想利用剖腹產時一起順便處理肌瘤,翁嘉穗醫師表示,除非肌瘤或卵巢瘤嚴重影響到產道,或是已懷疑卵巢瘤破裂等因素,否則不符合健保給付剖腹產之標準,且剖腹產絕對不可「順便」切除肌瘤,因為懷孕生產時,子宮處於非常充血的狀態,進行肌瘤切除可能會造成大出血,進而引起產婦生命危險。

需要接受減痛分娩嗎?

很多女性患有二尖瓣脫垂,緊張時會伴隨心悸嚴重,但除非心臟內科醫師認為有剖腹生產的必要,否則剖腹產使用的麻醉可能會對心臟造成較大負荷,風險反而會變大,因此,建議在自然生產過程中接受減痛分娩,進而緩解疼痛所造成的焦慮。

寶寶出生後的體重低於4,000公克需自費嗎?

胎兒體重一旦大於4,000公克,就可由健保給付剖腹產費用,但如果胎兒出生後,發現體重不及4,000公克,費用該怎麼算?翁嘉穗醫師指出,如果產前超音波已預估胎兒體重大於4,000公克,但胎兒出生後的體重卻不及標準值,仍適用於健保給付的範圍,準媽媽不需要太過擔心。

剖腹產適應症與術後保養重點

提早出現產兆怎麼辦?

相較於自然產,剖腹產媽咪已經知道自己的寶寶將在哪一天出生,對於生產前的準備或許較從容不迫,但有時產兆說來就來,不少預定剖腹產的媽咪,就曾碰過在手術之前,提早迎來破水、陣痛及落紅等產兆,此時媽咪不可執著於當初選定的剖腹日期,應立即前往待產醫院,醫師可能會視情況進行緊急剖腹產,避免母體或胎兒受到感染等危險。

剖腹產的時間點

翁嘉穗醫師表示,很多剖腹產媽咪希望能挑選良辰吉時生產,但其實平安順利地生下寶寶最重要,在所有工作人員的正常上班時間,且醫護人員的專注力最集中、人力也最充足時生產,對於產婦及寶寶的照顧其實是最好的,因此建議準媽媽儘量不要選擇在半夜時剖腹生產。

Part3術後恢復

剖腹產的恢復進程

翁嘉穗醫師指出,剖腹產的表皮傷口,大約一週後就會逐漸康復;換句話說,一週後才可碰水洗澡,這段期間內不要讓傷口與大量水分接觸,應以擦澡方式取代淋浴,通常在手術後,醫師也會將傷口縫合並消毒,並以紗布覆蓋保護傷口,但傷口要癒合良好,並非是全然保持乾燥,而是保持傷口潮濕才有利於癒合。至於腹腔內的筋膜肌肉大概需要一到三個月才能復原,所以建議產後一週再開始進行簡單的運動,一天天慢慢訓練,一個月後就可以做一般的運動,三個月後則可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剖腹產媽咪也應避免在產後出現頻繁彎腰、搬重物等容易使用到腹部與骨盆腔力量的動作,否則將使傷口復原更慢,且加重懷孕中後期出現的腰痠背痛症狀。

剖腹產適應症與術後保養重點

剖腹產疤痕護理方式

剖腹產的疤痕形型態會在六個月內趨於穩定,在這段期間,可以使用美容透氣膠帶,減輕傷口拉力及減緩疤痕組織的生成。若蟹足腫的狀況非常嚴重,則有可能需要求助於整形外科,進行疤痕修整或是注射類固醇,減少蟹足腫組織的產生。不過,在此提醒媽咪,無論再高超的技術、設備與方法,也只能達到「看不清楚疤痕」的目標,並非能夠完全讓疤痕消失不見。

剖腹產惡露較少

翁嘉穗醫師表示,因剖腹產是直接將胎盤取出(自然產通常與經臍帶一同娩出體外),醫護人員在手術的當下,就會一併將產婦的子宮內膜清理乾淨,所以剖腹產的惡露會比自然產少,且期間較短(可能在7天後就會發現惡露顏色轉變),但仍須維持約一至兩個月才會完全排乾淨。

術後可多補充蛋白質

歷經剖腹產手術之後,媽咪的元氣大傷,除了避免食用冰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之外,有些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也應儘量少吃,以免麻醉尚未退去,腸胃無法順利消化。大約一週之後,就可補充高蛋白飲食,藉此補充體力及幫助傷口復原,而雞腳、豬腳、白木耳、牛筋、魚皮等天然食材皆富含膠質,能使膚質更有彈性,但在烹調時,切記不要攝取太多油脂。

醫師貼心叮嚀

在不了解生產過程的狀況下,經常會造成許多媽咪不必要的恐慌和迷思,所以在懷孕過程中不妨與醫師多討論目前母胎的健康狀況,也可以抽空參加媽媽教室,多了解懷孕、生產、產後及育兒時會碰到的問題,為生產做最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