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7對策調整孕媽咪情緒起伏,否則憂鬱頻率過高 , 可能變成憂鬱症!

7對策調整孕媽咪情緒起伏,否則憂鬱頻率過高 , 可能變成憂鬱症!

孕期壞情緒可大可小,若是產前憂鬱症狀,則必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讓產後的新生喜悅被重重憂慮掩蓋。

文章目錄

對許多女性而言,孕育一個新生命讓人感到期待與喜悅,然而,孕期的不適與身心變化,卻也可能造成媽咪妊娠期間的情緒起伏或過度憂慮。詠美身心診所院長蕭美君醫師表示,懷孕期間,媽咪情緒低落的原因很多,除了生理性的荷爾蒙影響,高齡產婦與計劃外的懷孕,也常讓婦女倍感壓力。

孕期情緒不穩、敏感的可能原因

孕期情緒|孕婦情緒|產前憂鬱

1.生理性原因

受孕的那一刻起,孕媽咪身體的荷爾蒙就會發生變化,這樣的變化在妊娠中後期(約24~28周後)會最為明顯,此時孕媽咪的情緒會有比較多的起伏,而妊娠前期,雖然也受荷爾蒙影響,但此時孕吐的不舒服與寶寶是否會穩定成長的擔憂,反而比較容易凌駕於荷爾蒙的影響之上,成為懷孕初期出現負面心情的主因。

2.孕期症狀

包含伴隨懷孕而來的孕吐、容易疲倦、便祕、水腫或其他不適症狀,讓孕媽咪容易因為身體的不舒適而覺得鬱悶,此外,若對於身材的變形或體重控制不佳感到擔憂,也會加重孕期壞情緒出現的頻率。

3.心理因素

高齡懷孕或努力好久才順利懷孕的孕媽咪,在整個孕期容易因為擔心胎兒的安危而充滿焦慮;或是意外懷孕影響工作、打亂計畫,也會讓孕媽咪對寶寶的來臨感到不安,甚至可能會因為沒自信成為一個母親而感到擔憂。

4.支持系統

對女性而言,懷孕期間若能獲得來自另一半與家人強而有力的支持,會讓孕媽咪的情緒比較穩定,反之,若因為長輩重男輕女的舊觀念、家人對生涯規劃有不同意見,或是另一半的事不關己態度等,都會容易讓孕媽咪因為必須單獨承受壓力而處於壞情緒中。

輕鬆看待孕期多變情緒

壞情緒如果只是出現,或許不至於讓孕媽咪感到緊張,但若會影響胎兒,讓寶寶出生後容易哭鬧難帶,那就會讓孕媽咪感到有壓力,蕭美君院長表示,有起伏的情緒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如果情緒發生,試著面對、處理與抒發,就是健康的情緒表現,不會因為孕期有發過脾氣,寶寶就跟著有壞脾氣,且除非是重大的憂鬱情況,可能導致孕婦生出低體重兒或發生早產,否則後天教養對寶寶的性情仍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不會只與懷孕時的媽媽情緒有關,因此媽咪可放下對孕期起伏情緒的過度擔憂。

留心產前憂鬱症徵兆

孕期情緒|孕婦情緒|產前憂鬱

孕期的不開心如果來來去去、不影響日常生活,都屬正常的情緒表現,但若孕媽咪發現情緒低落的狀態超過1周、甚至2周,或是頻率很密集、一旦陷入低潮便很難恢復,就要留意是否為憂鬱症(孕期暨產後憂鬱症或稱周產期憂鬱症),蕭美君院長指出,由於孕期暨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高達10%,且容易被忽視,因此對於孕期經常性壞情緒的發生不該掉以輕心。

憂鬱症9大症狀

1.持續一整天的憂鬱心情。

2.時常有自殺念頭。

3.睡眠過多或過少。

4.失去活動的快樂與樂趣。

5.心神不寧或急躁不安。

6.胃口食欲減退、體重減輕。

7.感到內疚、沒有自信或低自我價值感。

8.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衰退。

9.疲勞或精神不振。

若符合5項以上、每天經常出現、連續超過2週,且已影響生活功能者,就可能有輕度憂鬱的傾向,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診療。

容易罹患孕期,暨產後憂鬱症的高風險族群

1.孕前即有憂慮或焦慮症狀,或上一胎也有憂鬱症狀況。

2.伴侶關係不好,如:言語虐待或家暴。

3.接受不孕治療中的荷爾蒙製劑,該荷爾蒙製劑容易讓女性產生負面情緒。

4.曾有過中止妊娠或不好的妊娠經驗。

5.孕期發生重大人生事件,如:補辦婚禮或喪親。

6.過去曾有不好的性經驗或創傷,並造成低自我價值感。

孕前身心門診

憂鬱症的發生導因於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調,主要與血清素的不足有很大關係,一般須治療2~6個月,但臨床上,許多患者在療程結束後仍有復發機率,蕭美君院長建議,若想在孕前徹底治療,可於療程結束後,透過在家持續吃藥6個月(維持預防期),讓憂鬱症復發的機率更有效下降,也建議有憂鬱症病史的女性病患,在準備懷孕時,除了透過調養體質幫助受孕,也能透過身心門診接受預防性的治療與觀察,避免孕期暨產後憂鬱症的發生。

孕期好情緒對策

1.接受日曬

蕭美君院長指出,日光照射對人體荷爾蒙有很大的影響,每日沐浴在陽光下至少15分鐘,有助血清素的提升,建議孕媽咪著長袖衣物或於塗擦防曬乳後,讓陽光直接灑在身上,幫助增加維他命D與骨質密度,也降低壞情緒的發生率。

2.開始運動

除了一般熟悉的「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原則外,建議孕媽咪可以比一般人每周再多增加1~2次的頻率、多走些路或多接觸大自然,幫助提升血清素,也幫助控制孕期體重、減少孕期不適。

3.攝取快樂食物

除了均衡飲食,某些食物也有幫助提升正面情緒的效用,如:香蕉可提升血清素;彩椒、燕麥有益於解除沮喪;綠色蔬菜、核桃與好水也有益於正向情緒的帶動。

4.補充魚油

研究發現,高劑量的魚油不但有預防憂鬱症的效用,可能也能發揮治療的效果,因此門診中,高劑量的魚油已成為憂鬱症患者處方籤的其中一項建議,但蕭美君院長提醒,懷孕期間若非單純保養,而是為了達成預防憂鬱症的效果,則高單位的魚油服用劑量須對應不同的孕期狀況與妊娠階段投予,所以,建議孕媽咪在醫師的囑咐下服用,方能確保妊娠安全。

5.放鬆練習

繁忙的生活步調讓現代人容易處於緊張的身心狀態,放鬆看似簡單,實則需要透過練習,蕭美君院長鼓勵孕媽咪透過每日的放鬆練習,讓放鬆成為習慣,一旦遇到讓自己感到緊張或緊繃的情況時,能馬上憶起並利用,有效降低壓力事件為身體帶來的負擔。

6.腹式呼吸

吸氣時,肚子隆起、吐氣時,肚子內縮,儘可能放慢速度,每回進行3~5次,懷孕後期,肚子的隆起與內縮可能不易察覺,慢慢吸氣與吐氣即可。

7.漸進式肌肉放鬆法

躺著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透過有意識地收緊自己的各部位肌肉(例如:收緊眉心、咬緊牙根、緊握雙拳、用力拱背、腳尖用力下壓等),再逐漸慢慢放鬆各部位肌肉的過程,進行時,可從大肌肉進行到小肌肉,或由上往下循序感受各部位肌肉的緊縮與放鬆,透過感受肌肉的逐步放鬆,讓心情也跟著逐漸放鬆,每日練習1~2回,建議持續練習到熟練為止,以利在任何需要的情況下可即時使用。

孕期情緒|孕婦情緒|產前憂鬱

孕期用藥 ,必須充分討論

懷孕期間透過使用前述方法配合足夠的家人支持,孕期壞情緒的發生率應能夠有效減少,但若已出現憂鬱傾向,甚至孕期26周之後,太過重大的憂鬱症狀讓媽媽出現自殘或傷害胎兒的可能行為時,用藥就無法避免,蕭美君院長表示,目前身心科醫師除了參考國內熟知的醫藥分級系統給予藥物之外,今年(2016)也開始跟進國外使用PLLR機制,透過監測、觀察、追蹤與記錄患者實際用藥後的反應與副作用,讓醫師後續給藥能依照病患的不同狀況,給予不同的用藥建議,降低藥物副作用危及胎兒的機率,讓孕媽咪用藥更安全。此外,蕭美君院長也強調,孕期的用藥通常都是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給予最低有效劑量,孕媽咪可依自身需求和醫師充分討論,確保孕期用藥的母胎平安。

適時求助婦女身心門診

孕期暨產後憂鬱症的發生讓婦女無法感受新生命誕生的喜悅,也會帶給家人深深的無奈與無力感,甚至重挫家庭的和諧關係,婦女身心門診結合婦產科與身心科,可幫助準備懷孕的婦女或懷孕中的媽咪,透過量表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或是當孕媽咪與身邊家人感覺有任何異狀時,不吝求助專業協助,也能避免因為不了解而耽誤治療時機。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孕婦感冒了可以吃藥嗎?把握用藥原則 ,注意分級用藥與影響
.懷孕必須戒咖啡?孕婦有好心情最重要 ,婦科醫師:適量攝取咖啡因外,就連這些甜點都要避免!